close
面試時,除了人格特質、專業技巧,我們也重視熱誠跟興趣。這一點,在台灣也是很被壓抑的。
今天開始準備申請資料,
從一早的充滿焦慮,經過一天的整理和思考,理出一些頭緒
(昨天與今天的思緒蠻清晰有些新的體悟)
最近的焦慮感:
1. 沒有工作後就沒有收入的貧窮焦慮
2.沒辦法完成申請資料的焦慮
前者的焦慮感很重,但這並非是物理現象,是一種成長過程所背負的習慣與反應
晚上晚餐後又再次想到這份焦慮,我發現部分也來自於自己現在沒有被動收入,因此一旦停止勞動便失去安定感
不過最近隱約有種新感受,是儘管焦慮和憂愁感仍在
但在這些之上有一種要趕快做事的動力,而在那動力產生時,焦慮感也會稍微透明一些
晚上看了兩個新知,一是Gary的影片,關於不是要創造新事物而是要去紀錄努力的過程,
因此今天練習打鼓時,也錄製一小段影片
另一個文章是雅敬寫關於敘利亞內戰的醫療狀況,裡頭談到我們究竟能為戰亂中的人民做些什麼
文中敘利亞醫師所說到的,什麼都可以是幫助,透過網路就協助修好了腦斷層掃描機,或是透過網路的醫療與教學
在這樣的世界中,我突然間再次感受到,停留在台灣過著安逸舒適生活的我,
真的太浪費生命了
真的有太多可以在做的事情了,莫再提自己能做有限,
快去做吧!
全站熱搜